伽色尼王朝在中国史料中通常被称为“哥疾宁王朝”,是突厥人建立的第二个重要王朝,其在历史上占据了关键地位。与中国的辽朝及回鹘王朝有着直接的交往与联系,伽色尼王朝曾经历过从崛起到巅峰、再到中兴、最终衰退的多个历史阶段。王朝衰败的原因错综复杂,多个因素交织在一起,但这些危机大多数是在王朝巅峰后才逐渐显现。
在伽色尼王朝的晚期,经济体制沿袭了早期的传统。中央政府设立了国务部,维齐尔(宰相)对素丹负责,负责管理整个国家的财政事务。同时,设有专门的王室资产管理部,直接向素丹汇报,专职管理王室的财产。在各个省份,地方的行政长官则负责本地区的经济管理。作为当时中亚最大的帝国之一,伽色尼王朝的国家机器运转需要强大的经济基础来支撑,而其财政来源主要依赖于五个方面:税收、王室领地及素丹的私人财产、无继承人的财产、地方贡物、战利品及税收。
展开剩余84%其中,税收无疑是伽色尼王朝最为重要的财政来源,而战利品则在一定程度上补充了王朝的财政。伽色尼王朝的税收征收制度包含了土地税、农产品税及附加税,其中土地税主要在王朝直接控制的地区征收。税收分为地租和实物税,实物税主要包括谷物、蔬菜、棉花等,且征收比例较高。在外部战争中,素丹通过掠夺战利品来补充财政,除了分配给将领和士兵外,大部分战利品会进入国库,成为国家的税收之一。然而,到了伽色尼王朝晚期,素丹直接控制的土地越来越少,税源逐渐枯竭,财政状况愈发严峻。
11世纪中期,伽色尼王朝遭遇了塞尔柱帝国的进攻,失去了大量重要的领土,如花剌子模和呼罗珊。这些领土本是素丹直接治理的区域,其税收是王朝财政的重要支柱。随着这些领土的丧失,伽色尼王朝的财政来源大幅减少,财政危机愈加严重。进入12世纪后,伽色尼与古尔帝国的争斗加剧,甚至失去了作为战略重地的阿富汗,最终被迫迁都至印度旁遮普地区。王朝的疆域大幅缩水,素丹直接治理的领土也在不断减少,导致政府的税源进一步缩减,税收变得愈发困难,进一步加剧了财政危机。
此外,连年对外战争的失败让素丹不得不支付大量的战争赔款,尤其是对塞尔柱和古尔帝国的赔偿,这无疑是雪上加霜。在这些战争中,伽色尼的领土遭到破坏,地方的贡赋也开始减少。与此同时,里海沿岸的附属国和古尔帝国不再按时缴纳贡赋,失去了这些资源后,伽色尼王朝的财政更加捉襟见肘,经济危机愈发严重。
税收的减少,尤其是对农民和工商业者征收的卡拉吉税负加重,给广大百姓带来了沉重的负担。伽色尼王朝初期的土地税征收比例较大,但随着战败的不断积累,素丹在晚期不得不提高税负,以弥补财政上的空缺。这导致了民众的不满,许多地区爆发了反抗。例如,尼沙普尔的居民因不堪重税,在马苏德与塞尔柱帝国的对抗中背叛了素丹,迎接了塞尔柱人的到来,意图摆脱伽色尼的统治。
根据《贝哈基历史》的记载,素丹为了修建宫殿和进行王室狩猎等活动,强迫当地居民进行劳动,这不仅加剧了民众的反感,还削弱了政府的财政基础。伽色尼王朝的中期叛乱和领土的丧失,导致了王朝税收基础的进一步削弱,政府只能依赖战争和军费开支的收入,然而这些来源逐渐枯竭。
伽色尼王朝初期,素丹将国家划分为三个部分:首先是素丹及其官员直接统治的领土,如阿富汗、呼罗珊和花剌子模等;其次是帝国的附属国,如伊斯法罕、哈马丹等地,这些地区定期向加兹尼朝廷缴纳贡赋;最后是印度地区,印度的地方王公每年向素丹缴纳贡赋,成为王朝的重要经济来源。然而,到了11世纪30年代,伽色尼失去了大部分这些地区,尤其是花剌子模和呼罗珊的丧失,使得王朝的财政支柱崩塌,国家的经济状况急剧恶化。
到了12世纪中期,伽色尼王朝甚至失去了其大本营加兹尼,被迫迁往印度,放弃了从前的领土。随着税源地的减少,素丹的收税官在征收税款时遇到极大困难,导致了政府财政上的严重困难,最终形成了持续的经济危机。
在战争赔款方面,伽色尼王朝多次与塞尔柱和古尔进行激烈的战争,并且几乎每次都以失败告终。每次战败后,素丹不得不支付大量战争赔款,这加剧了伽色尼的财政困境。同时,战争中的领土遭到毁坏,当地居民对沉重的税负感到愤怒,纷纷背弃伽色尼,导致经济局势更加恶化。
随着王朝的不断衰退,伽色尼的附属国贡赋也在逐渐减少。特别是印度的阿里兄弟反对巴赫拉姆统治时,拒绝继续向素丹缴纳贡赋,造成了巨大的财政压力。而古尔帝国作为附属国,不再向伽色尼缴纳贡赋,使得伽色尼的经济状况更加堪忧。与塞尔柱和古尔的战争不断,许多附属国纷纷转投敌营或试图摆脱伽色尼的统治,致使伽色尼获得的贡赋越来越少,财政开支却日益增加,这种局面进一步加剧了财政危机。
伽色尼王朝的经济危机原因是多方面的。首先,税收减少,导致财政收入骤减,特别是在失去花剌子模和呼罗珊后,素丹失去了大量直接控制的土地,税收大幅下降。其次,战争赔款的持续支付加剧了经济困境,尤其是与塞尔柱和古尔的多次战争使伽色尼的财政基础雪上加霜。而且,随着素丹被迫撤退到印度,伽色尼失去了与阿富汗及中亚的贸易联系,进一步削弱了经济基础。
更为严峻的是,北印度的地方王公并未如预期般成为王朝的经济支柱,他们要么联合抵抗古尔帝国,要么谋求独立,这使得伽色尼失去了许多原本能为其提供支持的地方。而当王朝的财政收入逐渐减少,国家逐渐失去了强大的经济基础,财政问题便成为了最终导致伽色尼灭亡的根本原因。
伽色尼王朝晚期不仅面临着财政困境,还出现了政治、军事上的危机。王位继承的混乱引发了政治危机,税源减少则导致了财政的窘迫,战争的失败进一步削弱了军事力量。在这种情况下,素丹未能及时调整政策,依然沿袭过去的治理方式,未能有效应对日益严重的危机。最终,政治、经济、军事危机相互交织,伽色尼王朝走向了灭亡的命运。
发布于:天津市盛达优配官网-配资短线炒股-股票账户配资-股市五倍杠杆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